早期华人洗衣店遍布纽约

Loading

 十九世纪末,纽约大都会地区有8000个华人洗衣工,占华人总人口一半以上。如果按一家洗衣店由两人经营打理,那么大约有4000家洗衣店。以唐人街为轴心,他们分布在方圆30英里的大都会各条街巷,各个角落。星期天,他们来唐人街见朋友、办事、娱乐,他们的行会总部也位于唐人街。

  华人选择洗衣店行业,并非华人生来善于从事这一行,而是白人男子不屑于做洗衣工,他们认为那是女人做的事情,因此开洗衣店不会抢白人饭碗,不会像在加州那样被指责为抢白人饭碗而遭排斥。

  洗衣店行业对华人来说是一种新的就业,他们来到美国后通常在宗亲族人介绍下入行,了解行业规矩,掌握各种所需技能,包括登记、洗衣、烘干、熨烫、折叠、递送。普通人一般花1个月时间就学会,然后就可以应聘当帮工或自己开洗衣店当老板。

  华人洗衣店有两个行会

  华人洗衣店有两个行会,分别叫集成堂和成美堂。开洗衣店或在洗衣店打工的人都会参加这两个行会之一,前者管理的范围是曼哈顿、布朗士和泽西市的洗衣店,后者的范围是布碌仑和新泽西州的Hoboken。

  加入会员很简单,只需交5元入会费,以后每月每人交25分会费。两个行会的总部都设在唐人街,对这个行业管理得很和谐。

  行会最大功能是为行业定价

  集成堂也叫纽约行会,总部在勿街28号,设有主席、秘书和两个收费员。洗衣店行会的最大功能是为行业定价,确保会员之间不进行恶性竞争,大家都有饭吃,并且互相照顾。

  在价格方面,行会规定:洗1件衬衫10分,内衣7分,手帕2分,袖子和衣领各2分。每家洗衣店必须遵守这些最低价格,可以提高价格,但不能压低价格。如果擅自压价,行会会立刻干涉,如果通过行会的影响力不能解决问题,那么行会将告上法庭,例如以债务名义告上民事法庭,或以盗窃罪,甚至编个罪名告上刑事法庭。

  华人洗衣店这么多,怎么保证不会互相抢生意呢?据说,华人洗衣业有一个规矩:3条街之内不能同时存在两家洗衣店。据说这个行规是当时驻纽约的领事规定的。

  行会在地盘上采取垄断,来保护其会员。行会严格划分每家洗衣店的地盘,如果另一个华人想在划定范围内再开一家洗衣店,行会会立刻出来阻止。如果现有的洗衣店不愿意再有一家店来抢生意,行会会为其出头,跟新来者交涉,如果对方越过规定的势力范围,行会将对其发出警告,让其搬走。如果对方只是不懂行情,行会会买下其洗衣店,或如果对方顽固不化,行会会采取手段,像对付压低价格的洗衣店那样,直到将其赶走。如果新来者把店卖给行会,行会会把地址和街名注册存档,确保附近的洗衣店不会再受侵扰。买下这个洗衣店的钱,由行会成员共同分担。

  如果有人想把洗衣店卖了,他必须在行会和中华公所的布告板粘贴通告,具体描述洗衣店,以及地址、名称,位于哪个州、哪个镇、哪条街、门牌号多少。买洗衣店的人也必须把消息公诸于众,包括店的地址、价格、如何付款。买家支付的头款不超过10%的售价,其余90%的钱在行会总部,以及在中华公所代表的见证下还清。如果卖家欠了债,其债权人也在场,陈述被欠了多少钱,卖家必须先还清债务,才能把剩下的钱拿走。

  成美堂的规章制度跟集成堂差不多,只是管理的范围限于布碌仑、皇后区和Hoboken。它的总部设在勿街16号。成美堂只认洗衣店,而不是经营洗衣店的人,如果洗衣店转手给另一个人,接手的人必须继续交会费。

  一家洗衣店通常有一个或两个业主,如果生意不太忙,可能业主自己打理,忙不过来时请个熟人当帮手。如果业务比较多,则两个人合股经营。他们工作、睡觉、吃饭都在同个地方,年末的时候平分盈利。

  如果需要找一个帮工,则1周支付给帮工8、10或12元,薪酬按照工作量而定。在洗衣店打工,不仅需要技能,还需要体力、耐力和手脚灵活。洗衣店除了支付薪水外,还提供住宿给帮工。通常,无论是老板还是雇工,都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,而必须把手里的活干完,有时候全天候工作,没有时间休息。

  一般来说,两个业主经营的、没有雇用外人的洗衣店,一年大概赚1000元,每个各分500元。如果把洗衣店卖掉,大约可以卖1400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