叱咤美东华人江湖-李希龄

Loading

纽约唐人街有160年历史,19世纪后半叶是唐人街的形成时期,华人主要聚集在三条街——勿街、摆也街和披露街。虽然地盘小人口少,但唐人街已经初具规模,社团、帮派、会所都开始组建,一个对外封闭的华人江湖在东海岸诞生。这个时期在唐人街叱咤风云、呼风唤雨的人物叫Tom Lee,人称“唐人街市长”。

李希龄
  历史学家苏思纲(Scott Seligman)从文献中查出Tom Lee的中文名字叫李希龄,但李希龄其实不是真名,他并不姓李。像绝大部分早期华人移民一样,李希龄出生于广州附近,很可能是台山人,史书记载他出生于1849年,当时正是加州发现金矿,“淘金热”旋风般刮起的时候。

  14岁来美 运载华工掘首金

  李希龄14岁来到美国,聪明能干、野心勃勃的他决心在美国发财致富,他做了一个当时很有市场的生意:从中国运载契约劳工到加州,这些劳工是工酬很低的苦力,受雇于白人公司,懂得英文的李希龄扮演着中国苦力包工头的角色。 1876年李希龄去了圣路易斯,在那里开了个制桶厂,并入籍为美国公民,成为最早的华裔美国公民之一。接着他去了费城,娶了个德国裔白人太太,皈依了基督教,然后搬到纽约市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华人女性少,不少中国人娶了白人女子。

  很快李希龄便成为唐人街赫赫有名的地头蛇,不仅在华人圈子里人所皆知,还结识了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洋人,扮演着唐人街与外界打交道的桥梁角色。他还被任命为“副治安官”,成为纽约历史上第一个担任政府职务的华人。

  据描述,李希龄个子不高,留着山羊胡,穿西服,戴怀表,但还留着一根辫子,他把辫子塞到帽子里,拱起的后脑勺“像一头发怒的豪猪”。报馆记者形容他“长相好看,说话顺溜”,他经常对媒体发表意见,俨然是个善于操控公共舆论的意见领袖。

  改李姓创安良 黑白两道通吃

  李希龄最大的本事是黑白两道通吃。表面上他是从事合法生意的商人,在唐人街开了几家餐馆和雪茄店,但历史学家指出,李希龄其实操控着唐人街至少十多家地下赌档和烟馆。

  想在唐人街混,必定要熟悉其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,并且当上某个龙头社团的老大,才算确定了江湖地位,否则说话便没有分量,做事也施展不开手脚。当时的华人生存境况困难,到一个地方必须“扎堆”才能站稳脚跟。所谓的扎堆就是找到一个可以依附的团体做靠山。那时候,唐人基本以三种方式找靠山:相同姓氏组成的宗亲会所;以地域籍贯联结起的团体,如开平同乡会、鹤山公所等;第三种是堂口,通常是以商业利益为基础的团体,历史最早、势力最大的是安良工商会和协胜公会,它们是竞争对手,旗下都号称有几百到几千会员。

  李希龄凭着姓氏直接跟李氏公所认了宗亲关系,尽管他并不姓李。大概因为他以真名入了籍,历史学家知道他原来的名字叫Wung Ah Ling,但他来到纽约后,跑到法院请求更改姓名,说洋人老把他的名字念错,索性给自己取了个洋名,叫Tom Lee。考虑到李希龄是个投机分子,有可能他看到李氏公所在纽约宗亲会所中规模最大、势力最强,索性连自己的姓也给改了。从此姓李的人都可以称兄道弟了,办起事来也方便得多。

  这还不够,1880年李希龄和另外几个人创建了纽约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堂口之一:安良。安良宣扬兄弟义气、同舟共济的精神,号称拥有4000成员,唐人街的生意人很多都投奔安良旗下。

  操控地下经济 4次遭暗杀

  李希龄所做的一切都是服务于他发财致富的最高目标。史学家指出,李希龄操控着唐人街的地下经济,凭着大佬地位,他给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指出谋生之道,他亮出政府发给他的副治安官徽章,建议他们开赌档、烟馆,说“我懂法律,开烟馆是政府允许的”。但他不是白白指给人家生财之道,每周或每月他固定从赌馆、鸦片馆收保护费,据说一年能赚2万元。当时一个工人每周赚10元,2万元是什么概念可想而知。

  地下非法生意是唐人街的经济支柱,有点本事的人都想分一碗羹,李希龄毫无疑问招惹了仇敌,其最大对手便是协胜公会,安良和协胜为了争夺非法经济的控制权,打得不可开交。终于被人抓住了把柄,李希龄被政府检察官起诉,但他聘请最好的律师,最后案件被撤诉。据说协胜曾经悬赏5000元要李希龄的人头,李希龄4次遭暗杀,但都死里逃生。

  堂口混战多年 53人丧生

  安良和协胜两大堂口在唐人街混战多年,50个华人和3个白人死于非命,最后纽约法官介入,双方于1906年签订了休战协议,唐人街才暂时安静下来。

  1918年李希龄因病去世,黑色灵车和密密麻麻穿黑西装的人群为他送葬,场面很壮观,可谓极尽哀荣。《纽约时报》登了一小栏报道,标题是:唐人街市长去世,曾经是旧时堂口恶斗的派别领袖。